主持人:各位昆明信息港的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直播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张雪雯。家风是一种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家风是一种能量正气激情澎湃的鼓舞着我们;家风和文明一脉相承,只有良好的家风,才能让文明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获得昆明市文明家庭称号的另一组嘉宾—耿家胜家庭。
  让我们跟大家打一个招呼。
  耿家盛:大家好,我是云南冶金公司的技师我叫耿家胜,这是我的爱人,这是小孙子。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啊,耿老师您家算是延续了这个时代技术工人的风采,父母也是中国工人家庭的卓越典型,兄弟也得到了父亲技术的传承,那么这么多年,是什么支撑您一直把这个工匠精神延续至今?
  耿家盛:如果你做得不够精准,都有可能造成工件报废,都要求精雕细琢,这样的产品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我们这都是从下一代,我们父辈就延续这种传统,小的时候才进厂的时候,我的师傅们都是这样严格我们,作废很浪费。在才进厂的时候,学技术,你学不好,作废一个零件别人都会笑话你,觉得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笨,这种观念是在鼓励你,并不是冷笑。
  主持人:严格的鼓励。
  耿家盛:对,比较严格的鼓励,有时候为了锻炼一个技术,我们为了锻炼一个技术白天晚上都要做,刚开始做车工的时候磨刀,这个磨刀技术最关键。他就是车工的灵魂。刀技是车工的灵魂,材料不同对刀具材料也不同,刀具都不一样,当时父亲就叫我找师傅学磨刀。我的师傅也很多,当时都是我们企业技术工作中的大腕,我跟磨刀的师傅黄停付(音),也是我们昆明市技校实习指导老师,也是昆明市劳模。我的师傅教我磨刀是非常严格,就在一边磨一边讲,怎么控制?角度怎么放?讲得很清楚。他讲完以后就找一块旧的刀让我照他的方法去磨,我磨的刀师傅一看就看出来了,对我严格要求。因为年轻时候有些事情说出来,做得还是不好。所以哪个时候还是老老实实的学技术。我差不多1个星期每年都在机房磨刀,就是模一把刀,每天都是重复一个动作。差不多一个星期以后,每天从机房出来都不认识,全部是灰尘,所以很辛苦,但是一个多星期以后,我又磨了一把刀我师父检查,他就很高兴,夸张的语气跟你说话我真的心理非常高兴。因为我一个星期磨练得到师傅的认可,所以作为技术技能,工匠精神这一块,从职业的习惯、要求来做,我们整个做基建行业都是这样。只是可能有的人对一些高难度要求高、复杂、难做的东西,师傅不愿意做,但是我来说,是一种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很多东西你不去做,你不知道它里面的精髓,只有自己亲自做的过程,师傅教给你只是一种方法,如果把方法变成自己的经验就很重要,你做得越多经验就积累越多,像以后处理问题,别人看来很难的技术,但是我们过去一两句话就搞定。所以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可能有些年轻人跟我不一样,领导安排的活有些觉得这个太难,我就不做了,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我要去做,而且越是没人做的,越复杂我主动要求我来做。实际上我有事情,我的事情就是想办法把我技术提高,在最快最短时间把技术提高。从我进厂20年的时间,从一个初级,什么都不懂加工成长为高级技师,20年的时间。但是作为大多数职工,他们到退休基本上能达到一个初级工、高级工不多。
  主持人:所以这些和你之间努力放不开。
  耿家盛:对,工匠精神就是对职业的爱好、敬重、认真、负责的态度,后面才会有这些作为。
  主持人:您的父亲当时本来可以60岁就退休的,但他坚持到了70岁,您觉得这件事对您来说有什么意义和影响吗?
  耿家盛:我父亲这种情况,在我们这个行业这块,也算是一个普遍性的情况,能干到70岁的人不多,大多数就是六十五六岁就退休了,因为企业培养人才不容易,像我用了20年的时间,但是作为企业的发展,一个人技能的顶峰一板就是45—65岁的时候,是技术技能最高的峰值,所以这块企业培养不容易。企业对这些老师傅也有很多的依托,你退休你的技术技能不能退,你要传下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这些老师傅到了年纪退休以后,主要还是把他技术技能再带两个三个徒弟,对企业的发展也是比较重要的,像我父亲这一块,他是从一个文盲开始做起,因为他当兵14岁就出来了,没有读过书,从一个文盲最终当了厂了共工程师,是靠技术拼出来,所以他技术比较扎实,干过车工,单位上的小组长,车间主任、厂长,做到我们总工程师这个职位。他退休60岁,但是因为他的经历阅历太丰富,企业又把他返聘回来继续做工作。主要做一个产品,哪个产品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主要是一些实际的东西在加工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只有他有办法可以出主意,想办法做创意的产品。父亲这一块对我们影响也是非常大,因为我们兄弟几个,为什么会继承父亲的工作?也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过去的技术就会做泥人,这些是手艺,过去在农村里面有手艺就可以养活自己,所以在父亲里面根深蒂固就是这样,要学手艺,所以我们兄弟就是受父亲的影响,他的引路把我们领到基建里面。他的意思“就是踏踏实实当工人,勤勤恳恳学技术”。通过自己的技术技能能养活自己,不靠任何人,这样活的腰硬一点。作为技术工人那时候社会对技术工人也比较敬佩,所以哪个时候我哥,很小的时候就会开车床,经常跟我父亲到地州技术推广,我哥都被我哥带去看。因为那个时候我父亲开始做车工到总工程师,这些阶段他技术也很丰富,为技术革新难题就有200多项,省外加起来就有400多项,所以他一些技术技能对于我们来说,到了我们这代已经失传,很可惜。因为父亲他们过去的笔记,都是用手写,时间长字也花了,过去的保存也不太好,对于我们来说确实很可惜,我哥也是受他的影响。从部队退伍以后本来可以当公务员,公安局、税务局都需要我哥,因为我哥在当兵的时候是班长,在部队入党,这样先进的青年单位很喜欢,但是父亲说“要学技术,一定要学技术,你学技术还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父亲就是搞这个,你不会我可以教你”。所以我父亲对我哥希望很大,但是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哥做车工时间不长,10多年就跟着父亲到大型工地去搞安装,然后就做售后服务经营最后当领导去了,就是我们厂的中干,是我们社会维修公司副经理党支部书记。我的兄弟他也是受父亲的影响,因为他初中毕业以后就进厂,是顶我母亲的职进厂,但是他虽然学习不是很好,但是他专业精神比较强,也参加很多的比赛,我们兄弟都在一个车间工作,我做车工,他做钳工,在做的过程当中,很多东西都是相互交叉,我的兄弟也会开搪床、车床,都是我教的,也是昆明市的名匠。我兄弟也同时获得由人社部奖项,当时获得这个云南省只有10个,我们兄弟就一人一块,我们兄弟同时也是云岭首席技师,所以我们这个家很多记者就给我们起了一个名字“父子佬、兄弟大师(音)”。
  主持人:父亲当年对你们要求严格吗?
  耿家盛:很严格,技术特别严格。有时候我们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回去以后都会进行交流,兄弟都是同行会发生争吵,在这个过程父亲就会出来由他总结,我们也不知道,他也不知道,我父亲文化水平不高,没办法到车间,到车间我做给你们看。教我做高密度材料的加工等,都是父亲亲自到车床教我操作,这些年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从做人也好,做事也罢都是严格的要求。小的时候我们也顽皮,做的出格的事情,都会被打,该教育还是要教育。对于我们做人首先要诚实,不能马虎有些小偷小摸的事情也不能有,所以对我们整个从做人到做事都是这样。
  主持人:您通过这么多年对工作的辛勤付出,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那您觉得在工作上的忙碌有没有影响或者说顾及不到家庭呢?
  耿家盛:这是肯定的,作为一个工作上的成绩人,背后肯定有人在支持你,虽然我获得那么多的荣誉,有时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包括我的爱人,是整个家庭,甚至我的同事、师傅们,是他们给我一种支撑,才有我的今天,作为家庭这一块很对不起他们。
  主持人:照顾他们时间太少。
  耿家盛:特别是在女儿照顾上,我年轻的时候数学很好,女儿很差。
  张淑萍:文科我负责,理科我负责,高考的时候数学30分,一下就把她的高考分就拉下来。
  主持人:没有时间去引导?
  张淑萍:女儿上高中晚上下晚自习,我们家要三站,每天都是我去接,他在加班,所以没办法。
  耿家盛:所以有时候对不起他们,有的时候工作忙起来就是这样。拉丝机成立的时候,我们第一台发到鞍钢(音),到现在还有尾款没有收,原因就是我们表面处理不好。设备到了现场安装调试以后,验收的时候巴安全道一打开,里面有绿色、黄色,没有油漆,客户就不高兴了,这样的产品是一个国有企业做的吗?但是回来以后,他们就讲这个事情,我就跟我们领导说,我说“我们这个表面处理工艺应该改一下,我们这样的做确实太落后了”。我们的领导、经理都抬一个大碗去刷产品的表面,一个管理者去干一个专业工人的事能干好吗?也是技术含量在里面,所以我们这个企业专业工种都分得很细、很清。
  主持人:专业性很强。
  耿家盛:专业性很强,我们培养一个技术工人也不是很容易,我提出这个想法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做?领导就说“你去做这个样品给我看”。我就去市场买工具回来以后,就开始做样品,我采用喷枪,样品做出来以后,我们董事长,包括其他分公司管质量的领导,还有我们质量处的领导,都来到我们车间,看现场会看产品表面,看了以后非常好。我也把怎么做?工艺整个步骤是什么?也告诉他们。我们现在厂都是按照这个工艺在做,做的以后。本来做了以后就已经教出去,因为我的专业不是搞这个,我是操作设备。但是这个产品做出来以后,领导看了非常满意,他说“你既然做好了,还是你来继续接着做”。我很为难,那个时候我一下就多了三份工作,车工、镗工、油漆,虽然收入很高,但是一个人吃不了那么多,没办法,有时候我想白天做,白天一做油漆一喷都有雾气都是有毒。
  主持人:这些对你身体有没有影响?
  耿家盛:肯定有影响,它是属于特殊工种可以提前退休,干了8年就可以提前退休。但是这个工种我干这个时候,整个车间都有油漆的味道,旁边的师傅就受不了,就不干活了,我一看这种情况,这样做也不好,也是不道德德行为,别人一样都干不了,还有我们的产品加工整个时间,我一个人耽误很多人干活,也是不好的事情,很矛盾。但是没办法,我只有晚上加班,或者是星期六、星期天来做,但是晚上加班星期六、星期天来做,一个人做不了多少。一台拉丝机就是一个系列,有时候一个客户一订三条线、五条线,交货期很紧,时间没办法,就把爱人请到车间来干活,因为没办法,靠我一个人来做很难。我爱人来了以后对我整个工作支持很大,我们服气联手我主要拉丝机主要部分,加工我来负责,我的爱人就负责关键喷漆,就是整个油漆穿衣服打扮一下。我们整个服气联手做出连日本客户都非常满意的产品,我们产品出口到日本富士康都在使用我们拉丝机。
  周俊辰:不帮他也不行,一个人忙不了。因为拉丝机都要他来加工,他去加工我帮他做加工。
  耿老师这种敬业奉献的工匠精神也影响到了他的家庭,感染了他的妻子。张老师这么多年来不仅是耿老师家里的贤内助,还是他工作上的好帮手。
  主持人:这个时候啊,我想问一下张老师,那您当时是怎么回想到要去帮他呢?
  张淑萍:他们来领导天天来家里守着,想到他一个人也做不了,他到处贴膏药。
  耿家盛:因为做油漆是完全手工活,没有机器。但是做油漆这个靠手,你喷枪还要喷油漆,还有很多的工艺,因为喷油漆不喷,有些地方分颜色,要把其它的颜色包起来,要用胶布、纸又做下一道,工艺也非常复杂,关键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喷完油漆人就变颜色,喷什么油漆你出来就什么颜色的人。
  张淑萍:张阿姨有没有埋怨过耿叔叔?
  张淑萍:有时候有,但是没有办法。
  耿家盛:他也埋怨过,回家就是住宾馆,吃饭就走了,我就是老保姆,他就是这样说。我说你原谅一点,你这个家总要有付出,一个人在外面,另外一个人肯定要在家里。
  张淑萍:我女儿发烧,他送到医院,他就加班了,一看病就住院,医生都知道他也比较忙,人家就说“你先把小孩打针,明天再来办手术”,经常都是这样。
  耿家盛:有时候真的没办法,实在照顾不了,特别是最近这两年更是管不了,现在我们厂也在转型,因为属于冶金集团,煤炭、化工、冶金、钢铁都在转型,因为供给侧改革。而且目前企业这块是属于老旧的企业,厂房也老了,然后设备也老了,我们设备还是很老的那种,没有高端的设备,还是普通加工制造,所以对人的要求也高,这些年产品市场也不好,因为我们产品都是煤炭、化工、冶金、钢铁,他们好我们产品才有销路,他们不好,我们产品也不好销。我们也在转型,转型我的兄弟在集团负责新的项目,是一个电池,而我原来是搞加工的,就是搞金属倾销,但是我也转行了,搞环保测试。现在我们搞的环保测试就是一种零排放的环保,也正适应总书记所说的革命,也属于低碳、环保的产品,我们做了差不多一年,这一年当中我基本上很少回家,最近这一个月我基本上没在家,到处出差。因为都要去市场考察很多事情,而且我也是负责整个产品的研发,带整个团队。整个团队还好,都很卖力,几个学工,我的同事都爱好这个工作,因为毕竟是新东西,虽然产品太成熟,但是我们有这个信心把这个产品搞好。更是没办法,家里的事。
  主持人:之前我听你说,晚上加班,刷油漆张阿姨就来帮着刷?
  耿家盛:这个是常事,以前加班的时候基本上都不回家,白天车床一干完,就到油漆,等员工全部下班都走了,我才开始喷油漆,我喷的时候她就带着饭过来,我就开始吃,她就开始做。所以对女儿成绩很难顾忌,作业做好我们就是签字而已,也没办法纠正。所以很愧疚。
  主持人:你把更多时间就付出在工作上。
  耿家盛:也是一种事业,把事业当作一种追求。我们所做的这一切,不仅仅是为了整个企业,也是我们为了自己能过得更好一些,更幸福一点。
  主持人:你觉得这么多年了,在这过工作上有没有特别困难的时候?
  耿家盛:特别困难的时候,你干活的时候就怕别人不理解,在背后还说“你傻,到底为了什么?”虽然我没有得到更多的收入,但是我觉得精神心理是很满足的。特别是最近这些年,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很多人都觉得只要量上去,质就不管,导致我们很多产品都出现很多问题。因为搞加工不能有半点马虎,不合格的东西就不能用。但是有时候就把次品用了节约都用上去。
  主持人:觉得自己的付出别人不认可?
  耿家盛:对,我们做的事情白做一样,有些时候很尴尬。
  主持人:您虽然对家庭照顾不够,你的女儿也是看在眼里。
  耿家盛:我女儿现在也是对工作比较热情,比较爱岗的人。我们问她下班没有?她才反映过来,我还在办公室,说不回来了。经常也是在9点、10晚上才回来。他们年轻人比我们条件要好很多,我的爱人退休了,在家里做饭照顾小孙子,这个对他们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父母的帮助真的也很难。
  主持人:您觉得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耿家盛:这个影响也是很多,从我的各种荣誉来看,这都是一种家风传承下来的结果。如果没有好的家风,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好的荣誉。当然这些荣誉虽然有自己的努力,但是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也凝聚师傅的辛苦。还有昆明重机厂对我整个培养,也是组织对我工作的认可、关心。我还是比较感恩父母、家人、师傅、企业。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也是这么多年我的一个座右铭,从这八个字当中,整个我的人生就靠这八个字在做事、做人。
  主持人: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很值得我们去学习。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的“文明家风故事会”访谈节目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各位网友观看我们今天的直播,再见。
  主持人:各位昆明信息港的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直播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张雪雯。
  家风是抵御不文明的堡垒。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家训、家风和美丽家庭创建的深入开展,我国的家庭伦理道德发生了积极向上向善向美的变化,新时代的好家训、好家风不断形成。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获得昆明市文明家庭称号的另一组嘉宾—代琼兰家庭,与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经验与故事。首先和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吧。
  代琼兰:大家好。我是西山街道的农村妇女。
  王桥仙:大家好,我叫王桥仙,是代琼兰小女儿。
  王宝兴:我是代琼兰小孙子王宝兴。
  主持人:代阿姨,您在79年的时候,接了一个老人回家照顾,那应该算您做公益养老的一个开始,当时您家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贫困的,您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心将他接回家照顾呢?
  代琼兰:是1979年,这位老人是五保户老人,生产队给他粮食,没有粮食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他已经没有粮食吃了,有一天他突然不见了,当我敲门他已经卧床两天,我就每天给他送饭,28天以后他能下床走路,我就把他接到家里面,由于当时特别穷,就受到公公婆婆强烈反对,我就说,我们家里那么多人一下省下一点就给老人吃了,这位老人和我们生活23年,2002年走了,当时因为我们在外面租房,他是在昆明出租房去世,就把他带回家,亲人不管多老的人在外面去世是回不了家,心里面就是晦气就摆在村里面的大树放着,但是这个老人我就把他拿回家,说他晦气,我就不信就要给他一个家,就按正常的老人戴孝送走。
  王桥仙:我补充一点,对我感触最深,这个老人王刚(音),自从来到我们家就把他当成亲友,他去世因为我在外面工作,我感触很深,他那个时候已经躺在床上不会说话,但是一直不闭眼,就挂念我,我就赶忙回去,他看到我跟爱人的时候,我妈跟他边说话,让他闭上眼睛就走了,他到最后已经是我们家得一分子。他对我们都很关心,在我家,我妈如果去外面累的回来,他会拍我妈让他休息,他就是表达这个意思,我觉得很感动,虽然我们对他照顾,他也把他的关心给我们。
  主持人:真的已经变成家庭中的一员。
  王桥仙:是的。
  代琼兰:把他送上山以后,村民不管那家有这样的心情,就把老人拉回家,他们一句话“把五保户都拉回家,我们家人为什么不行”。从这个老人去世以后,我就一定要下决心盖一个大房子,把孤寡老人接回来,最多的时候有48老人,其中有5位是盲人,有一位是何奶奶是看到昆明电视台播出以后,我就把她接回来,由于她的年纪比较大,我就和老人一起睡,我也是医生,每当老人寂寞我就是他们的女儿、开心果,但是这位老人在2013年给她喂水的时候,她走了。这些年来我家的老人什么时候我记不清,走的时候我亲力亲为,一幕永远都忘不了,说这个老人的名字我不会写,但是我记得他非常清楚。这些年我也把我公寓老年当亲人、父母,他们也把我当儿女,我有一次从房顶掉下来,老人是看着我掉下来,几个盲人是听到,我的孩子把送到医院回家的时候,有两位盲人用他手机给我打的电话,我感到幸福,我回家到跟他们安慰说我没事,但是盲人一定要摸我的头才放心,他们的双手抚摸我的头我哭了,这就是幸福的泪,爱的泪。
  主持人:您后来建了喜福乐老年公寓,那您觉得在创建这个老年公寓的阶段什么是最困难的呢?
  代琼兰:主要是这个公寓里面全都是孤残老人,有的没有办法走路,就靠小凳子、代步、眼睛看不见,不会说话,难以沟通。特别有些老人不会换衣服下来洗,会说把我衣服洗坏,特别有一个男老人自己洗澡都不会,我记得有一次去男老人洗澡,我的朋友打电话说要来,我说等一会,他说要去看,我说千万不要去,我说是一个男的老人,他说,你都能给老人洗澡,我也不怕,当他看到我给老人洗澡的时候,让他翻身都难,这个朋友看到我汗流浃背,这个朋友哭了。
  主持人:觉得你很不容易对吗?
  代琼兰:对。2007有一个盲人老人生病住院,为了拖累我,总是让我放弃治疗,我跟他说生命只有一次,您会好的。今天整整10天他身体很健康,他说这条命就是我给他捡回来。还有2009年83年老人住院,发病危通知,我每年给老人梳头、按摩,老人心情好了康复了,他总说,没有想到一个五保户老人,80多岁还有这么大一个女儿坐在老人床前。还有一个老人2001年是一个痛风的老人,每天都要跟他做治疗,要用注射器把浓抽掉,每次都说,我一定要报答你,我死了以后要报答你,我说你都卧床不起了,你还怎么报答我,不要想,能看到你开心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报答。有一次又看到我给老人做治疗的一幕,我的朋友心疼我,就说你不怕他传染跟你,我说不怕。每当老人去世的时候,我没把他们当外人,就当自己的父母去世。每次老人去世的时候,都是心痛,都在流泪。
  主持人:就像真的失去另外一个亲人的感觉。
  代琼兰:对,只要到我家,就把他当作亲身父母来待,当时在我的父母先前,说真的不是好女儿。因为90年代的时候,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的公公婆婆也需要我,不能没有我,连我父母去世的时候我都没有在他们身旁,对不起他们。
  主持人:你这么多年真的把时间都留在养老院。
  代琼兰:对,所以对不起他们。
  主持人:你还有两个比较小的女孩是吧?
  代琼兰:这是我收养两个女孩,一个是1岁大的时候妈妈去世了,爸爸是盲人,是1岁,我就她家去看她,到了3岁上幼儿园,就去接她孙子孙女上幼儿园,她爸也在我家,孩子就给他上学。还有另外一个爸爸妈妈都没有,每当要交户口本的时候,她说要户口本,但是她没有户口本,也不让他知道,我就说我怕你丢,我自己带过去。到我家的时候很小,不管到那去都带着。再忙都要给她们开家长会,逢年过节就带他们去游乐园去玩。但在我其他孩子面前我就不是好母亲,这是我的小女儿,白天我还在干活,晚上就生了,到她长大上学的时候,1990年的时候,我们不在家承包沙场,家里的事情顾不上,她又要照顾爷爷,还要照顾孤寡老人。我没有给她开过家长会,我现在开家长会,才知道,爸爸妈妈是坐在孩子座位上。上初中的时候开家长会,我不知道她是哪个班,我问保安,保安说,有您这样做母亲的吗,现在想起来对不起自己的孩子,也对不起自己的爸爸妈妈。
  主持人:但是你为这些老人做得很多。
  代琼兰:有全国的的荣誉,但我不在乎。这是我的小孙子,还有三个大孙子,两个小孙女,到现在小女儿的儿子都上初中了,所以想想当时对不住他们,现在他们也挺幸福的。
  主持人:您这么多年有没有想过要放弃?
  代琼兰:没有想到要放弃,特别在我家的老人年纪都比我大,他们老了,我都还不老,还有这些女儿、儿子、媳妇、孙子,包括我的儿子,在租了设备出去,租金收回来,媳妇和儿子都交回来给我,他们自己觉得花小钱,日子能过就行了。
  主持人:将来拿去养老院吗?
  代琼兰:地是租的,还有员工要发工资等等要支出,女儿两口子是公务员,都打电话把工资赶快拿过来,他们也就跑过来了,这些年这样就过来了。我觉得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哪怕是伸出温暖的手,对别人就是最好的支持。为了老人方便盖了一个公寓,也不摆功德箱。说你怎么不摆,周边村子的老人过来,自己子女都在外面打工挣钱,老人在家里面,说不定他真生病,真的1元能救命。有一次在农贸市场买菜,有个年轻小伙子突然倒地,当时很多人看到都不管,我很快把车停下来,给他做按摩,小伙子醒过来说“谢谢你”。他睁开眼睛看到我,在他做身上来回按摩,他说“阿姨谢谢您”。5天前我开车,有一张车下来3个人,对另外一张车很凶,我停下来我说小伙子大家忍一忍,就开车走了,当时驾驶员非常可怜,这几个人就骂他,我还是停下来,我车上说你真是管闲事,如果不下来他会把小伙子打伤,开车的走了,我才走。
  主持人:你以前是不是帮人家接生吗?
  代琼兰:对。
  主持人:在养老院你还是作为医生的角色?
  代琼兰:对,在养老院就没有医生,就我自己给他,特别有两个老人已经送到医院,要求转到云大医院,当时我就把他拉回家,用自己的土办法把他治好。去年摆了母亲微电影,这个电影是在讲述我的经历,特别去年到各社区、街道去讲,如果有时间他们就放《母亲》的电影,放一次观众也流泪,包括我也是,这么多年过来的。以前我跟别人接生6.6元,我还要帮他们照顾3天的孩子。
  王桥仙:在我村子里面跟我年龄差不多,都是我妈接生的,我都是我妈自己生的。
  代琼兰:自己就生了,她爹水都没有烧开,就生了。逢年过节有一点钱先把她爷爷奶奶的衣服给做了,我们两个就随便过年了。
  王桥仙:说到这个我觉得感触太深了。小时候每年大年30晚上,我妈都在缝纫机面前自己做衣服,小时候人调皮,布料又不好,都是大年30年做好,大年初一给我们穿上就过年,哪个时候我觉得不知道怎么形容?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他们特别辛苦。
  主持人:所以在这么辛苦的时候,还要想着给孩子们做新衣服。
  代琼兰:对,12点就去卖腌菜,当时回家的时候,我的儿子别人家丢出来的鞭炮去玩,现在很不想往事,一想到真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主持人:但是这些回忆有苦,也有开心的。王姐你想对代阿姨说点什么?
  王桥仙:从我记事以后我就看到爸爸妈妈不停的劳累,我记得我爸妈做过粉丝加工,我们家加工粉丝。哪个时候养了很多猪,猪就死了,就自己学了兽医,兽医是在哪个时候学的。我觉得最辛苦是我哥,因为做粉丝加工有粉房,哪个时候虽然我很小,这些东西都看在眼睛,到出粉手都是肿的,因为要不停拍才能到锅里面,我姐就比较小,也不能帮忙,就只能打杂,粉丝要晾晒,晾晒的时候我们就在旁边看着,不让鸡、鸭碰着,有一次我们有点贪玩,在晾晒粉丝的时候,我们就跟隔壁小伙伴去玩,我爸爸出来挂粉的时候,碎的粉丝晒在地上,不成样子,就拿着棍子里找我们,我姐看到我爸就跑,从小对我们很严厉。我上小学的时候,早上基本6点天不亮就出门了,我哥跟我姐,家里面就剩下我爷,还有王刚(音)爷爷,爷爷因为不小心把腿摔断了,我当时就要照顾两个爷爷,我觉得那个时候不理解。觉得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这么我们家没有?早上看不到他们,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是看不到他们。
  主持人:一个人要来照顾这些事情。
  王桥仙:那个时候真的不理解,包括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妈因为没能力建养老院,每到逢年过节,一到冬季就买很多东西就看望邻村的孤寡老人,刚才说的小女孩,上初中跟她还一起看过。那时候很小,头是偏左边都直不起来,要不然就接到家里面,当时她爸爸不同意,是17岁带她做手术恢复很好。后面我自己也长大了,出去独立生活到上警校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小的时候我的成长经历带给是一个很大的财富,跟我同龄人、同学相比,我觉得我拥有比他们多。包括平常的生活、学习也好,我觉得我是幸福,我拥有很多。从一开始不理解,慢慢到现在自己为人父母,我特别理解我的妈妈,我觉得为她自豪,他的家风家训在我们家传承很好,也演绎得很好。包括我嫂子来到我们家,也是非常称职的媳妇,晚上洗脸洗脚水端到他们面前,我觉得演绎非常好。包括我儿子也是一样,从小在他们头脑里面,他们就知道什么叫尊老爱幼,对爷爷、奶奶,包括对外公外婆,我侄女上学,也非常用工,在中南财大,只要拿奖学金就会给我爸妈买衣服。包括这些孩子有什么好吃,包括幼儿园都会留着给父母。我觉得一开始虽然不理解,他们做的这个事情,但是到后面、现在,我觉得对我们家是很大的财富。对我们来说,我们也会把他们这份爱继续传承下去。我相信在我妈有生之年,她肯定是幸福,也没有遗憾。当她老实在动不了那天,我们会这份爱继续传承下去,我们也有这个决心把这个事情继续做好。
  代琼兰:我们做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孩子都会记在心上,像我们爱公公婆婆,把困难留给自己,就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王桥仙:我出嫁的那家,我妈妈说,他们也是你的爸爸妈妈,不是公公婆婆,我最的记得她跟我说这句话,所以我嫁到老公家,我的公公婆婆也是我爸爸妈妈。
  代琼兰:每当节假日我都让他们陪公公婆婆,如果我自私都来陪我,人家的公公婆婆怎么办?我让他们多留点时间。所有的父母希望不是孩子给我多少东西,给我多少钱?不是。父母有一个愿望,看到自己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一家人在一起,吃一碗菜心里面也是甜的。
  主持人:小朋友看到老人做善事有什么感悟?
  王宝兴:在我印象里,我的奶奶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八九家回家,每年回家第一件事都要去看老人,给他们洗脚,做按摩,到现在我的奶奶还是这样的。她告诉了我尊老爱幼,我相信这个良好的家风、家训会一直传承下去。我记得在2013年有一位老人去世的时候,我的奶奶到他的床边抚摸他的脸,让他的眼睛闭起来,我就想长大的以后要做这样的人。
  主持人:觉得奶奶伟大吗?
  王宝兴:对。
  主持人:良好的家风必须会向社会延伸和辐射,也有助于人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良好的家风需要千千万万个家庭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从家庭做起、从家庭成员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积累中,在每一个家庭中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素质不断提升。今天的“文明家风故事会”访谈节目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各位网友观看我们今天的直播,再见。
   
   
  主持人:各位昆明信息港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直播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张雪雯,家风正是文明的基石,良好的家风在为人生确定基本方向和底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为社会文明奠定了基础。
  2017年,昆明市文明办组织开展了昆明市第一届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落幕,全市共有10户家庭当选。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获得昆明市文明家庭称号的嘉宾—王国柱家庭,与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经验与故事。首先和我们网友打个招呼吧。
  蒋玉萍:大家好。
  王国柱:我是金星社区王国柱。
  主持人:王叔叔,作为一个好丈夫的榜样,首先想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当时见到蒋阿姨一见钟情后是如何相濡以沫几十年对她不离不弃呢?
  王国柱:首先感谢我的爱人包容,当初在昆明打工居无定所,有一种感觉心里面太痛,现在有了家爱我的妻子一辈子,守护她一辈子。我摆过地摊,当初的时候困难,后面我们生活慢慢好了起来。
  蒋玉萍:有了孩子,慢慢生活就好,但是最多的不幸就开始了,我患的子宫肌瘤,当时没有钱要交5000元,很绝望,我记不得是那一年?
  王国柱:我在绝望的时候,社区的领导伸出援手、社会爱心人士想了很多办法措施,交了住院费所以我在这里感谢社区、单位,还有社会爱心人士,从心里面说“衷心的谢谢。
  主持人:哪个时候社区帮了你们一把才走到今天。
  蒋玉萍:是的。
  主持人:我知道当年蒋阿姨患病,您东奔西走凑医药费给她治病,您觉得在那么艰难的时间是什么支撑着您扛下来的?
  王国柱:社区单位帮助我们,所以我一定要回报社会,曾经关心帮助我们的人,虽然没有钱,我身体好做点小事,社区那家有困难,换灯等我都积极去帮忙。
  蒋玉萍:送老人去医院等都是他的事,感谢身边的爱心人,他都在做,做了10多年,一直在坚持。
  王国柱:这些社会帮助我们很多,我都记得了,已经有10年了。逢年过节有油、有面,还有慰问金都送到家里面,把党的优惠政策都送到家里,我们感觉很温暖。
  主持人:您可是金星社区的明星,哪家有困难了都来找您,您真的是已经把做好事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了,以至于您的休息时间几乎寥寥无几,您觉得这样的生活辛苦吗?
  王国柱:不辛苦是假的。因为社区和社会帮助我们太多,我要回报社会,回报社区的父老乡亲。谁家有事情我一定要帮忙,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蒋玉萍:他能干,他能给我们解决就这样做。
  主持人:社区的小事,比如灯坏了,就找他。
  蒋玉萍:他的电话随时都在响。
  王国柱:现在在社区就变成小小的110,我这个110不是抓小偷的100,是谁家下水道堵了,我能帮就帮,实在解决不了就想别的办法。
  主持人:是不是有一次看商铺就熬夜在天亮。
  王国柱:那年涨大水,两面的商铺有100户,我穿着水衣,水比我鞋子还要高,我打电话通知,又把下水道盖子打开能排就排,熬到天亮,疲惫的回到家。
  蒋玉萍:那时候虽然很累,但是保住居民的财产。你觉得苦吗?他说“我觉得不苦,只要保住群众的财产就可以了”。
  王国柱:首先是社区这么多年对我家的帮助,我做这点小汇报太少了。
  主持人:王叔叔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很多?
  蒋玉萍:对。
  主持人:下班还是继续做这个事情吗?
  王国柱:我下班遇到那家有困难,我都去帮助。
  蒋玉萍:谁有困难都要去,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平常的工作还是要做好工作,我要照顾家,都是互相传承家风,要把家风传下去。
   
   
   
  主持人:我听说,在您的影响下,蒋阿姨也开始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里去了,我想问一下蒋阿姨,那您当时是怎么回想跟着王叔叔一起来做这样的事情呢?
  蒋玉萍:因为他做这么多,我也不能闲着,在社区社会每次活动当中,去做自己的公益事业,我们协会也经常去办一些公益活动,也带他去,我们群里面都知道他,这些残疾人他就可以帮助一些,两边都互动,社区的活动我也参加,协会的活动他也跟我参加,把快乐的思想传递下去。就把快乐思想传递跟周围的人。
  主持人:蒋阿姨在搞无障碍设施?
  蒋玉萍:有问题发到群里面,让他们去做。
  主持人:是王叔叔带动你的。
  蒋玉萍:是他告诉我的,他看到就告诉我,我就去照相。
  王国柱:工作单位没有盲道,残疾人通道,酒店、电影院、社区我都提醒一下,照照片发到市残联看能不能改善,第二天一看。
  蒋玉萍:基本上所有的公共设施都改了,几乎都在改善,所以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对残疾人是越来越关心,非常感动,自己在有生之年,自己虽然有很多病,这个困难的情况,不能给国家增加困难,慢慢身体保养好,不能天天总想着我病了。我自己唱歌,娱乐,跟网友聊天,把正能量带给他们,所以自己快乐大家都快乐,你总是一天不开心,别人就想日子怎么过?所以我今天已经59岁,每年就60岁,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多活几年能享受国家的政策,残疾人的生活也在改善。所以志愿者大家也看到也都认可他们的行动,参加过好多救助公益大活动。缺水他也参加,上边缘镇去送水。我在家里也都支持他。
  王国柱:我的妻子还有我不知道的秘密,我们两个不在了,别的做不到,她身上的器官无偿捐赠出去,包括我。我们两口子都是得到党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别的没有就身上的器官,还能有用的地方捐赠给需要的人传承下去,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主持人:蒋阿姨昨天跟我说,现在生活好过了,坚持出去拉车赚钱。
  蒋玉萍:对,因为我的医疗费比较高,也只有1000多的工资,不能给国家增加困难,自己出去拉一点,增加一点收入,有多余的钱就做一点公益事业,经常帮助贵州小男孩,比我们还困难,不能站起来,我们都在做公益事业,互相的支持,他们那边我也支持,我们这边他也支持。
  主持人:你们这么多年到现在,你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反馈社会。
  蒋玉萍:对。
  主持人:你们要帮助其他的人。
  蒋玉萍:对。你把要一生献给党,所以做什么都是应该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不能讲条件,是不是?
  王国柱:是的。党的需要奉献一切,这是无话可说。
  蒋玉萍:你心里就这么想的。
  王国柱:心里面需要的时候一定做到。
  蒋玉萍:我就跟他说,你不是百姓,你是跟着共产党走,走在党员的脚步上,更应该要严格要求自己,是不是?
  王国柱:是的。
  蒋玉萍:做好邻里关系,我都经常这样跟他说,我老公人很直,每次都要提醒他,每天回来都要提醒他,该穿什么衣服,今天该做什么?日历小红本都记录了。是不是?
  王国柱:这几年我们生活比10多年好很多了,一直到现在社区和单位逢年过节,第一时间来到我家,有什么困难都送到家里面,有什么要求。现在单位也对我们好,现在工资2000多元生活也好了。
  蒋玉萍:每次我一生病,跟单位一讲,就说赶紧去。如果我有急事,马上,所以单位对我们很照顾,如果你不报答心里真的过不去。
  王国柱:是社区帮我,我很感谢社区,我也珍惜这份工作,但是我也挣钱,2011—2013我连续三年比昆明市交警支队评选为先进保通员,我连续7年被金星社区评选为优秀志愿者。
  蒋玉萍:政府、社会都认可他,他的奖状都挂满整个家,没有挂的地方了。又是去年最美家庭。
  王国柱:要脚踏实地的做,不忘过去。
  蒋玉萍:我们一定要把这种事做下去,继续做好事、公益事业。
  主持人:你们觉得做公益行为,带给家人子女有什么影响?
  蒋玉萍:我经常跟女儿说“要向你爸爸学习”。就在5月28日,我女儿也去鲜血,我说很高兴能跟着我们的脚步走,我很激动。
  主持人:我觉得这样像王叔叔、蒋阿姨在社区这样的行为,在社区里面让其它的人看到,他们也会这样去做。
  蒋玉萍:对,给年轻人一个榜样,现在我们又传给下一代,我们母亲也是一个干部,也是一个党员,我父亲也是党员,他们身前都是奋斗一辈子,都教育怎么爱国,作为妻子要爱丈夫,我母亲经常这样教育我们,后来她死了以后,这种传统文化就在我们心里。有时候他的这些行动,我都经常提醒他一点。所以我给他的日历都画了小红点,提醒他。
  主持人:你们觉得这样助人为乐的家风,在社会应该怎么样发挥下去?
  王国柱:以自己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感染身边的人,带好头,做榜样。
  主持人:你确实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王国柱:我只能做举手之劳的事情,还要努力。
  主持人:已经把做好事当作自己生活一部分,真的很不容易这件事情。
  王国柱:因为我过去被别人帮助太多,今天来回报。
  蒋玉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主持人:还有其他类似的公益活动吗?
  蒋玉萍:一般群里面哪个残疾人生病,我们都会看望的。
  主持人:社区里面吗?
  蒋玉萍:我们有一个残疾人互助会,去年知道60多,今年发展到168人,这个互助会就是要帮助别人,不是索取,是要互相帮助,群里面有生老病死都要去看看,我们领导都要去组织,我都参与,因为我的残疾也比较重,给别人带来乐观。
  主持人: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蒋玉萍:对,所以他们每次带上你,说你去不去?我说我去了没有人帮助,说“我们有志愿者。”大概有30人,哪里有困难他们第一时间去帮助。我现在做志愿者,这些公益活动一直都在做,都是无偿。也捐钱,也可以带动群里面。有一次43医院,有一个小男孩明天就要做手术,我们就带他去大观园,就叫他不要紧张,让他看一下昆明大观楼是什么样的?让他开开心心玩一天,今年就按上假肢。还有一次捐赠衣物,到螺蛳湾去买,捐到盘龙区的德乙小学(音),80%都是残疾儿童,我去了看没有衣服穿,我们就自己掏钱买48件衣服。
  主持人:你们做了这些事情给身边的人树立好榜样。
  蒋玉萍:应该像这样做的。
  主持人:在每个家庭里,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其实先辈留给后人的立事处世、持家治业的智慧结晶,是家庭精神的体现,可以通过一代又一代家族成员在人生历程中不断践行和传承下来。今天的“文明家风故事会”访谈节目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各位网友观看我们今天的直播,再见。
   
   
  主持人:各位昆明信息港的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直播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张雪雯。家风正是育德的载体。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单位。若是每一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家风,而这种家风包含着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盛世情怀,我们的社会将会在每一个健康的细胞催生下,健康良好的向前运行。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获得昆明市文明家庭称号的另一组的嘉宾—李乡旺家庭,与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经验与故事。首先和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
  李乡旺:大家好,我是西南林业大学的李乡旺。
  陆素娟:大家好,我是西南林业大学退休教师陆素娟。
  主持人:李教授,我们知道,您当年研究的是树木学,那您是为什么要去治理石漠化呢?
  李乡旺:我当年是是研究树木学出生,而且是在这条路也走得非常好,后来因为我们国家,云南省出现严重的石漠化问题,引起国家领导人的注意,在国家领导人关注下,国家林业局跟我们学校下达一个指令性的研究任务,这个研究任务就是研究半干热开远等红河州石漠化治理的任务。这个任务来到学校以后,因为是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我们在做这件事情应该说先行者,或者说典籍,就没有任何人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有没有任何人做过这方面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国家的任务,学校再三考虑把这个事情交给我和老伴,从此以后我们就把原来专业方向丢了,国家的需要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开展我们第二科研的工作,我们都52岁,时间是1996年,这个时候我们国家的石漠化,这个问题还在我们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院研究所论文讨论里面,他们还在什么叫做石漠化?但是我们等不及了,因为我们云南省尤其是红河州大面积的石漠化非常严重。另外从整个云南省的情况来说,是我们国家石漠化最严重的一个省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把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喜好完全抛开,以国家的需要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开始我们治理石漠化的过程。当然说起这件事,因为是开天辟地第一回,我们下到下面,下面的人这些地方说从来不长树,你们偏偏要来这个地方干,我们跟他们说,这个地方是有树木,是因为我们300多年的破坏,因为个旧锡矿,形成现在的情况,如果现在再不动手治理,以前都是云南省山美水美,我们石漠化就是整个云南省狗皮膏药。而且这些地方老百姓贫穷,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不高,都是石漠化造成的结果,所以我们开始因为这个事情改行,我们两个从头开始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为了做这个,我们就把家里面办成图书馆,除了工作时间都在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因为是开天辟地的事情,我们要向实际学习,要调查当地的情况,我们就从海拔246米红河一直爬山调查红河州最高的山峰,海拔是2700(音),我记得有一次在利税河(音)调查的时候,因为下大雨,为了躲开大雨我就从2米多高悬崖跳下来,虽然我躲开大雨,但是我多腿受伤,受伤以后第二天要到蒙自县清水河去调查,我走到一半就走不动了,因为骨头已经坏了,在这个过程我们都一样,常年都在石头爬来爬去,我的骨头就从哪个开始会响了,我这里带过来保护膝盖的护膝,一共是12副,都是为了治理石漠化我自己遭受的罪过。你看从我脚上戴过来,我数了一下一共有12副,有很多都戴不成了,都是女儿从日本带过来。身体高血压,另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毛病,为了治理石漠化我们眼睛,我原来的眼也不好了,而且是青光眼的晚期,这些放的眼睛都是影响眼睛不断坏戴,我数了一下,我带来的是5副眼睛,都是我为治理石漠化所付出。她也一样,也是受了很多的伤害,现在也是刚刚从医院里面出来的。
  主持人:您不仅在治理石漠化,而且还在保护珍惜濒危植物,您当年两次进藏调查珍惜古树名木,是什么支撑着您在高血压和高原缺氧这些重重困难下走下去的呢?
  李乡旺:我这里带来一本书,是我们进藏成果,提书名是赵铺数(音),是国家著名的专家,我们去做这个事情,就得到这些老同志的支持。为什么?虽然我们做的是一个专业考核,从西藏古树名木入手,但是我们要取得的成果,通过这些古树名木来反映西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另外我们通过古树名木来反对共产党来对待宗教人士,你看看从书本上看得出来,我们整个画面看出来整个西藏的面目都非常好,这个对分裂国家别有用心的分子是最好的反击。不仅仅作为一项简单的业务工作,我们是把它作为一项政务任务来完成。所以我们在做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是西藏区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时间,我们这本书正好是西藏林业厅的同志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做了以后正好为50周年献礼,我们把它作为政治任务,而且这个任务完成很好。我们国家的专家,最顶尖的专家对这本书评价很高,说我们已经大家国家先进的水平。我们虽然受伤,我们能够通过我们的书,把整个西藏真实的画面,通过画面、文字反映出来,我们觉得非常高兴。
  主持人:西藏的环境真的是非常恶劣,你们去了以后除的身体困难,有没有遇到其它的困难?
  李乡旺:我们去的时候语言也不通,很多地方缺乏文字资料,我们能读的书籍都读了, 而且我们以外收获文成公主她待过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将沐村(音),文成公主进藏以后,结婚以后怀孕按照他们的习惯,他们的风俗不能在宫殿里面住,就另外批了一个村子,就在沟里面建了小村子,我们到这个村子里面看到文成公主当年种的核桃树,倒地但还活着,而且还生下儿子因为生病死了,为了纪年儿子这棵树我们也看到了。能够证明团结的历史,我感觉我们非常身体付出辛劳,但是这个事情值了。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还长期在做着扶贫工作,还把自己的国家专利教给别人来做,帮很多人脱离了贫困,您觉得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您去做这些事呢?
  陆素娟:我们在治理石漠化过程中,先后获得国家的发明专利奖,这三个专利当时有的同事还是劝把这三个专利出让给有关的公司,后来我们考虑到如果是把这三个专利出让给公司,当然我们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利益,当时我们想这三个专利都是对石漠化治理,特别是对基层的老百姓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还是决定不出让给公司,把它无偿给当地群众来使用。
  李乡旺:是了,这三个专利,为了这三个专利,我们也是花了大概10多年的时间。这10多年的时间我们当中举个例子,这三个专利它对石漠化治理的价值非常高。首先它的扶贫价值更高,当中我们用9年研究出来新的品种,这个品种在当地表现非常好,这个所分布范围内正好在开远一个村子,是国家级的贫困乡镇,当地老百姓除了种了苦荞,就没有任何收益,而且老百姓也没有多少文化知识,能够说汉话人很少,有文化,能够写汉字就更好,当地的乡镇领导为这个事情非常苦劳,市里面领导也认为这个事情非常重要,就把我们叫去,叫去就跟我们嘱托,希望我们能够为他们当地的脱贫致富作点事情。刚才陆老师已经说了,本来退休的时候三条路可走,一条路可以自己办公司,另外曾经有的公司当副总,当时我们想来想去钱身外之物,能够为国家石漠化做点事情,我们觉得更值。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无偿专利拿出来,而且把技术教给当地老百姓。这个树非常好,三年就可以成林,10年就可以成材,现在老百姓已经有商人去收购这些树木,一棵树给到460元,以后价格还要提高。有一个王问经(音)就凭这个事情盖了砖瓦房,凡是跟着这条路都已经脱贫。我给他算了一下,他山上还有60万,等着过段时间需要在买,我们觉得能做这件事情我觉得非常好。
  陆素娟:我们另外一个专利百敲缸(音),也是在治理石漠化国家出来,治理石漠化最优良的树种,在治理石漠化充分发挥它的优势,除了开远市、建水县等,很多在治理石漠化当中都用这个树种,都通过这个树种来进行治理,效果都是非常好。
  主持人:你刚才说去扶贫都是彝族,文化程度也不高,你去扶贫的时候有遇到其它的一些困难?
  李乡旺:非常多,比如开始的时候,开远市林业局同志,树苗拉上去,车开上山,要卸装,希望你们卸车,到底老百姓说“卸车要多少钱?卸一车要多少钱?”他们不重视,哪个地方叫大黑山(音),现在完全都是大石头,所以越砍越贫困,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去了以后就跟乡镇领导、林业局领导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讲科学道理,跟他们交朋友,跟你们一起抽烟喝酒,虽然我知道抽烟喝酒不是好事情,但是为了推进工作我们干了。有一些群众跟一起做这件事,他们发现,我们说的话是对,他们怎么说我们应该怎么做,做了以后我们现在都有收获。在这个过程当中,尤其一些妇女也不会做这样,不会做那样,我们去了以后手把手教他们,带动他们往致富道路走。
  主持人:你之前说和陆大妈下去的时候,有一个石漠化严重的地方中了一个杏林。
  李乡旺:是,我们一进开远盘江通(音),以前是开远市所有的交通从昆明出来以后,小火车以后,公路以后,到开远市一个枢纽站,从哪个地方往东边走可以到文山,通过文山再到广东、上海、郑州等,往南走可以到越南,是一个交通要冲,这个地方有一个叫盘江通(音),以前盘江通(音)山上都是乱石头。国家领导下来要批评省里面的领导,省里面的领导下来要批评州里面的领导,州里面的领导要批评市里面的领导,市每一次被批评都要骂林业局,所以林业局花了很多力气在哪个地方就种不活,因为哪个地方天气干旱,干到什么程度?降雨量跟蒸发量比重是1:3,下来的雨水存不住,就从石头流出,所以这个地方他们花了很多工夫种不活,林业局的领导非常着急,正好我们去了,经过我们的科学研究,我们挑选这个模式,把这个模式种在山上,种的时候我们跟在山上做,过了以后2年林子出来,他们上昆明的看会一看见,就高兴了,跳下来一看整个山都清了,5万亩,他们非常高兴,打电话表扬开远。开远州里面又在治理不了召开现场会,他们林业局领导非常高兴,职工也非常高兴,开远从来没有表扬过他们,他们只是被批评,他们打电话,我跟老伴都在学校里面,我说很忙,赶快下来,我们就下去开远,第二天跟他们坐着小车盘江通(音),我们也非常高兴,风景很好,5万亩石头山完全都被我们治理好,在山上职工非常兴奋。
  主持人:全是回忆。
  李乡旺:有的人说着就眼泪就流下来,我们自己也感到,作为我跟陆老师也非常高兴,我们去的时候种不活树,现在西南林业大学他们也种不活,所以所有的矛盾都压在我们两个身上,在这种时候我们终于可以喘口气。这个领导就交代,今天回去大家是不醉不散,那天除了开车所有都喝酒了,这是我们在开远最深刻的事情。另外在建水,从建水县城到燕子动(音),两边也是乱石堆,建水领导也很着急,大家都不开心,领导就说,我们要在这个地方要打仗,一算时间、金钱仗,就说钱不够,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就说,从每个职工头上扣50元来做这个事情,10多年建水50元已经纳入生活计划里面的钱,要掏50元他当然不愿意,他们也不好说,也不出。从财政下一下就扣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年年就视察,我年年上山看你种活没有,闹到林业局的领导压力很大,这个时候我们把另外两个发明专利用在这个石头山上,经过我们在风雨奋斗一段时间,终于把这片山也都治理好。我们有一次坐火车往昆明走,有一个四川老乡就说,这个地方怎么治?怎么会长出树来,要得,要得。我们觉得我们能够把我们知识为当地的老百姓,为当地政府做事,我们心里面很高兴。
  主持人:几年?
  李乡旺:草本植物要2年,森林形成要7年,10多年,我们也相当不容易。
  主持人:10多年都是在山上为这个山做事情。
  陆素娟:我们在治理石漠化过程中,我们是筛选50多个树种,不断的淘汰,最后稳定下来是10多个树种。
  主持人:经过层层的筛选才种下来这些树。
  李乡旺:我们花了20年的时间,我们是花了很多时间,这段时间去的少一点,但是还在关心这件事。把我们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云南省石漠化治理事业,跟老百姓脱贫致富工作,这20年就是这么过来。作为自己来说,就拿着社保发给我们退休金、养老金,其它的好处都给了老百姓、给了国家。
  主持人:真的是奉献很大。据说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不仅是您一个人,您的妻子也参与其中,像这样一家人都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中,您觉得给您的家庭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陆素娟:我觉得在几十年的历程当中,不管是在基层林业局做技术工作,还是在高校做教学工作,都遵循老老实实的做人,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也不去追逐名和利,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种信念也影响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也是老老实实的做人,认认真真做好他的本职工作,我觉得这样的一种理念,对孩子,也影响我们所带的指导的学生。这些学生和研究生现在在工作岗位已经走上了领导的岗位。
  李乡旺:那么多年来,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收获了一些什么?首先我们用白发染绿祖国的山林,我们推广面积是83亩,我们把开远市13%提高到85%。另外建水县也是由25—27%,变成现在40%,跟着我们走这些地方现在水都绿了,水都清了,这是我们觉得最值得,最有意思的一点。另外都说石漠化是地球的癌症,我们这些年所做的事情,就是像医院的医生一样给地球治病,我们觉得我们能够把红河州的县能够做成这个样子,我们觉得值了,这些山就像是我们医院里面的病人,我们眼睛看着它从SU病房到普通病房,又从普通病房办了出院手续,我们感到很欣慰。每年为国家、为当地保住10万吨的土壤,不再水土流失,每年涵养水源2000立方米,每年可以制造4万吨的氧气,红河州的人民一年呼不完。另外吸收了5.3万吨的二氧化碳,还有大量的什么PH2.5灰尘,有害有毒的气体,另外提供对人体有益富营养例子,这些都是我们看不见,也就是用我们的生命治理了大自然,还大自然青山绿水。我们认为这个青山绿水胜过金山绿山。习总书记来云南视察,也要云南做生态排头兵,我们认为在这件事情应该尽的责任,出了我们应该出的力量,我们感到非常的高兴。
  主持人:照顾自己家庭会不会觉得照顾少一点。
  陆素娟:在这些方面唯一的内疚对孩子的关心比较少,在他们学习的阶段,对他们的学业关注比较少,过问也比较少。在他们工作的时候对他们关心也少,还有个人问题也关心比较少。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两个觉得比较愧疚。
  李乡旺:在他们成长过程,我们没有帮助过他们,甚至还给他们造成很多的麻烦,可以说我们出山,我们都下去了,小孩脖子都挂着钥匙,自己每家要做饭,在思想成长最关键的时候我们没有时间陪伴,这都是我们现在对不起家庭儿女的地方。但是想任何一个国家,我们国家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自己是一个小家庭,小家庭的利益要服从大家庭的利益。我们就本着牺牲了自己的家庭,为了我们国家大家庭,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个思想,我们本身,这么多年是喝云南的水,吃云南的米成长起来的,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化知识、科学知识感恩云南,感恩云南人民,对我们这几十年的养育之恩,我们就是这个思想。
  主持人:虽然对家庭照顾得少,但是我相信你们两个做的这些事情,已经为孩子树立很好的榜样,这样的家风可以在孩子里面传承下去。
  李乡旺:应该是,他们都在工作当中认认真真干活,不管是当领导也好,还是当群众也认认真真干活。
  主持人:家庭和社会关系互为弥补,互为影响,非常紧密。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社会上提出传承推广良好的家风,可以进一步提升社会的正能量。优秀的家风家训能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培育出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今天的“文明家风故事会”访谈节目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各位网友收看我们今天的直播,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