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昆明文明网首页 > 公示公告

昆明市文明办关于拟推荐2023年云南省道德模范候选人的公示

2023-10-08 16:21 来源: 昆明市文明办

根据省委宣传部、省人社厅、省文明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六部门联发的《关于评选表彰2023年云南省道德模范的通知》(云文明办〔2023〕24号)文件要求,现对拟推荐2023年云南省道德模范贺丽远等8名候选人予以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公示时间为2023年10月9日至10月13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于10月14日前以书面形式向昆明市文明办思想道德处反映。
地址:昆明市市级行政中心综合楼308室
联系电话:0871-65934782
2023年10月8日

贺丽远:宁可粉身碎骨,也要把安全留给群众
贺丽远,男,纳西族,197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98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副支队长。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被评为第六期“全国公安楷模”、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云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最美家庭,昆明市特级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昆明好人、市公安局“十佳民警”等,2022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从警25年,贺丽远一直坚守在排爆岗位,英勇无畏,冲锋在前,冒着生命危险执行排爆任务,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突出贡献。曾成功拆解全国首例水银爆炸装置,独自拆除某大型超市内即将引爆的定时爆炸装置,累计销毁爆炸物100余件,处置的700余次涉爆任务零出错、零失误、零伤亡。
2003年某小区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爆炸物,1.5公斤重,放在一个纸袋里,被摆在了楼道口。它很特殊,因为它的触发开关是水银。水银是有流动性的,只要在处置过程中装置晃动或者偏一点,就有可能引发爆炸。为了保留证据,以便破案所需,此次拆除方案选择了人工拆除!这次处置由师傅带领贺丽远一起拆除。这个案子后来成为全国首例人工拆除水银开关反触动爆炸装置的经典案例。
2006年4月6日,昆明某超市发现一枚定时炸弹。当时正值商场最热闹、人员最密集的时候,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并且这枚定时炸弹竟然连时间显示装置都没有。如果转移的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短暂思考后,贺丽远向领导请示:“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安全销毁。但是爆炸物是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现场唯一的也是最直接的证据,如果选择安全销毁,对案件侦破极为不利,我请求,由我进行人工拆除。”
“批准。”对讲机那头传来了领导的指令,贺丽远用工具刀将胶带和外包装一层层剥开,当看到里面的闹钟时,他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闹钟上的定时指针已被破坏,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30分钟后,炸弹成功拆除。正在此时,指挥中心传来消息,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并供述了炸弹设定的爆炸时间——只剩不到10分钟。爆炸装置的成功排除,让刑侦技术部门提取了关键物证,获得了直接证据,很快认定犯罪事实,成功破获了这起影响极为恶劣的爆炸恐吓案件。
2011年3月27日,一起自杀式爆炸案件处置现场:一男子身上绑着一圈炸药,手握起爆装置,情绪激动。目测判断,他的身上至少有一公斤炸药,民警立即扩大警戒范围,疏散周边人群。
当天男子在烈日下暴晒,体力消耗大,即使他不主动引爆,手指也会因为长时间握着起爆装置而麻木、僵硬,一旦松手同样会导致爆炸发生。为消除他的焦躁情绪,贺丽远毅然脱下排爆服,张开双臂,慢慢向他走去。在距离5米的地方,蹲了下来,整整3个小时,贺丽远像一名心理医生倾听着他的诉说,和他之间的距离也从5米变成了4米、3米甚至更近,从抗拒到接受再到接纳,最终,男子用早已麻木、僵硬、颤抖不止的左手将起爆装置递给了贺丽远,浑身瘫软,放声大哭,在千钧一发之际,止步于万劫不复的边缘!
把安全留给群众,把危险留给自己,确保每一次任务都万无一失,这是一名排爆警察的忠诚担当,也是贺丽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范志伟:生物医药高端制造设备的“守护神”
范志伟,男,196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机械维修工,高级技师。他工作四十余年来,在制药设备技改创新、进口高端关键配件国产化,带徒育人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近年发表论文3篇,取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云南省发明专利一等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为企业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500多万元。被授予云南省劳动模范,获兴滇人才奖、全国技术能手、国家技能大师等多项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勇于突破,设备技改创新,提升生产效率。他工作40多年,对提高和改善设备性能始终葆有热情,带头完成公司上百项设备技改,经他技改创新的设备,故障减少了,效率提高了。当他看到云南白药散剂使用上世纪80年代的设备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时,亲自在设备现场蹲守多日寻找问题,最终通过提出采用偏心振荡桥提高粉柱下落均匀性的方法,台班产量提高20%,年产值提高6000万元。这样的技改还有很多,带领团队研制的双侧贴签机填补了国内行业应用空白,贴签效率提高一倍。还有自动剥粒机、自动破囊机等制药生产的辅助性设备,这些设备由于使用的局限性没有公司愿意开发,只有他多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以创新的方式和工艺,彰显了中国中医药制药装备维护工匠的风采。
潜心钻研,突破国外技术,提高配件模具国产化率。长期以来,范志伟在进口高端设备维护抢修中勇于担当和突破,敢于挑战向国外权威说不,这种精神让他在公司进口生产线的关键配件、模具国产化推进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刚开始接触进口生产线,看到眼前全英文的界面心里慌了:“看不懂字就像盲人摸象,搞不清楚设备原理那还怎么维修”。面对眼前的困难他没有被吓倒,下班后跑到新华书店买了一个文曲星,回来后逐个单词对照翻译,日积月累,光笔记就记了十多本,就这样堆起来有一人高的英文说明书硬是被他琢磨懂了。他也逐渐成为公司进口生产线的维修专家。经过二十年潜心研究,气雾剂生产线关键组件高效灌封头的自主开发、6瓣核心封口爪的研发改进等,已经超越了原厂家的水平,产品控制精度与配件使用寿命均明显提高。攻克关键模具的自主制作,让云南白药48条生产线的关键配件模具国产化率达到98%以上,摆脱了对国外的技术依赖,累计为企业节约采购成本3000多万元。
忠诚企业,带徒育人,担任院校教师开展技艺传承。范志伟忠诚企业,工作43年,至今依旧亲自带徒传艺,把平时工作积累的经验和技法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徒弟们。并且坚持育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德。在他身教影响下,共带徒20余人,1人获评兴滇英才首席技师,2人获评云岭技能大师,2人获评春城计划首席技师。此外,在历次云南省技能大赛钳工竞赛的比拼中,有2人获第一名,2次获团体一等奖。同时,他也不忘回馈社会,在忙碌工作之余,还坚持在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校等多所学校担任特聘教师,为广大学生传授技艺。
胡凤益:立足岗位默默奉献,为生稻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胡凤益,男,196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岭学者、博导、二级研究员,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云南省多年生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工作二十多年来,胡凤益研究员尚德笃学、善教乐研、爱岗敬业。他长期深入农业农村一线,扎根基地、田野,在千千万万株稻子里精挑细选、反复试验,潜心于水稻品种选育及相关技术研究,厚植三农情怀。他培育的优质稻米品种,在国内外适应生态区进行种植,创制的多年生稻技术,走进农村、走进农户,增加了粮食产量,节约了种植成本,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农业科技能量。他潜心教研、教书育人,注重全方位多方面进行人才培育,为乡村振兴培育了一批批知农、爱农、兴农的新农科人才。作为党员干部、农业科研人员、教师,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默默奉献,成绩不凡。
二十多年来,胡凤益研究员长期专注于多年生稻创制与应用,发现了控制长雄野生稻多年生性的遗传理论,发明了用长雄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0到1”育成了全球第一个多年生稻品种,在此基础上,创制了以越冬和免耕为核心的多年生稻轻简化生产技术,在全国南方稻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进行了试验示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PNAS、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ommunications、《中国水稻科学》和《中国稻米》等刊物发表SCI论文40多篇。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他创制的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Science》杂志2022年度全球十大科学突破,成为2022年度中国唯一入选,全球农业类唯一入选的科学突破。
长雄野生稻由于其发达的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而被认为是培育多年生栽培稻的主要供体。通过从1997-2003年的探索,胡凤益研究员发现了控制长雄野生稻多年生性的遗传理论,发现了长雄野生稻多年生性适应性进化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Science、Molecular plant、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Sustainability、《中国水稻科学》、《中国稻米》等学术期刊,为多年生稻创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分别于2003年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年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021年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从1997-2022年,“20年磨一剑”,历经二十多年的艰苦创新,磨砺坚守和敬业奉献,他育成了一系列多年生稻品种,其中多年生稻23于2018年通过了云南省新品种审定,是全球多年生粮食作物育种领域第一个通过审定并商业化的多年生粮食作物栽培品种,在多年生粮食作物育种领域具有里程牌意义,引领国际多年生粮食作物育种研究。云大25和云大107于2020年通过了云南省新品种审定,进一步奠定了云南大学在多年生粮食作物育种领域的领先地位。“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并被第三方评价为“具有原创意义,实现了多年生粮食作物育种“0到1”的突破,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胡凤益研究员创制了以免耕为主的多年生稻技术,实现了水稻只需耕种一次可连续收获4-5年(多次),从第二年(季)开始无需购买种子,省去育秧、犁田耙地、播种移栽大量繁琐的水稻生产环节,颠覆了传统的稻作农业生产方式。目前多年生稻技术已在云南省14个州市76个县市以及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多国试验成功,累计推广示范10多万亩。生产中,每亩可节省5-6个劳动力、节约人工投入500-600元,是一项绿色轻简化的水稻种植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显著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发展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技术、稳定粮食面积、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胡凤益研究员通过云南大学多年生稻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实践,把课堂搬到农田里,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了一批知农、爱农、兴农的新农科人才。围绕粮食安全及农产品有效供给、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等国家需求,培养的新农科人才,获得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在西双版纳建立了“多年生稻科技小院”农学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基于“多年生稻科技小院”的“四轮驱动”农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获得云南省教学成果(研究生)一等奖1项、云南省教学成果(本科生)一等奖2项,202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本科生)二等奖1项。
干一行爱一行,严谨治学,兢兢业业,坚持不懈,村庄田间地头的多年生稻实验地里充满了胡凤益研究员刻苦钻研、认真忙碌的身影,汗水浇灌、稻浪此起彼伏,硕果累累。从理论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生产应用,胡凤益研究员选育了多年生稻新品种,并且从源头创制了多年生稻、发明了以“免耕”和“越冬”为核心的多年生稻耕作栽培技术,为粮食安全提供新路径和新模式,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了一批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新农科人才,用辛勤的汗水为平凡的人生谱写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乐章,专一行精一行。
安春林:心若存仁 行必有义
安春林,男,1977年生,安宁八卓坊餐饮店个体工商户。
危难之时,他奋不顾身,跳水救人。2021年2月16日,正值大年初五,忙碌了一年的安春林借着春节假期难得放松休闲,独自到县街街道雁塔村梨园水库钓鱼。下午,有4个孩子到水库划船,孩子看起来只有十多岁,上中学的样子,周围也没见大人跟随。因船只破旧渗水,孩子们在往水库中划了一段距离后,突然发现,船底在透水,随后小船慢慢的沉了下去。当时,在水库边钓鱼的安春林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一危急情况。他扔下手中的鱼竿,来不及脱下厚重的冬衣,奋不顾身地跳进了冰冷的水里。2月,水库里的水温还是个位数,冰冷刺骨的水从四面八方涌来。但安春林顾不上身体的寒冷,一边呼喊着求救一边奋力游向落水的孩子,水库四周有七、八个垂钓者见状后陆续赶到过来帮助施救,十多分钟后,他和闻声赶来的垂钓者一起救起了3个孩子。
体力透支,他无所畏惧,继续寻找。虽然已经救起了3个孩子后,但还有一个孩子没找到。虽然水寒刺骨,但安春林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要赶快找到最后一个孩子。他在水里搜寻了很久,四十多分钟后,筋疲力尽的他终于将最后一个溺水的孩子打捞上岸,遗憾的是,这个孩子已经停止了呼吸。安春林在水里持续救援了近一个小时,体力严重透支,游到岸边后,安春林穿上衣服,艰难地来到自己车前坐下。当民警赶到现场时,看见的是脸色苍白的安春林。经过了解,安春林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并不适于长时间剧烈运动。后来,民警开着安春林的车,将他送往医院抢救,所幸就医及时,安春林无大碍。
一心志愿,他竭力为之,奉献自己。安春林同志于2018年加入公益组织—安宁市小桔灯社会工作协会,凡是小桔灯社会工作协会组织的公益活动,他都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他说:“力所能及便竭力为之,再说,我只是做了大家都会做的事”。5年来,安春林的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00 小时,捐款一万余元。
有人问他,明知道自己身体有恙还逞强救人,不怕吗?安春林说,“怕,但不后悔,后悔的是自己不争气,没能再游快点,把另一个孩子也救起来。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还是会救”。对于安春林,救人的这一页,有庆幸有遗憾,但已然翻过。他的生活,依然是围着小小的羊肉馆转,空闲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周围邻居有需要帮个忙。
心若存仁,行必有义,烟火人间,最暖人心!
代理爸爸二十余年坚守 用爱构筑孤残儿童的幸福家园
李汉章,男,1964年8月生,中共党员,禄劝县团街镇龙海村委会杨家村党小组组长。李汉章从2002年开始接触儿童福利事业——寄养孤残儿童,如今,他已经在杨家村儿童康复中心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了20余年。
播撒爱的种子,为孤残儿童构筑起幸福家园。杨家村,这个距离禄劝县城46公里的村子有另一个特别的名字--寄养村。2002年6月,在昆明儿童福利院的家庭寄养项目落地杨家村之后,李汉章带着本村13名村民从昆明市儿童福利院领来51名孤残儿童,其中,李汉章家寄养了1名孤残儿童。被寄养的孩子大都因重度残疾、智力障碍等原因被亲生父母抛弃,有的脑瘫,有的肢体残疾,有的聋哑,年龄都在一岁以下。谈及选择当寄养家庭的初心,李汉章和他的妻子张继珍说:“昆明儿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跟我们说了这个项目之后,本来心里没底,只是打算上昆明去看看这些孩子。可一见到他们,心都软了,心里想着再难也要养好这些娃娃,再也放不下他们了。”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孤残儿童在杨家村找到了家,李汉章也成为了孤残儿童的“代理爸爸”。
无私奉献,精心呵护孤残儿童健康成长。李汉章时常打趣说:“别人正常上班是8小时,而我们寄养家庭是每天要上班24小时。”2002年底,李汉章家又寄养了其他两个孩子,两个孩子的情况,要比2002年6月寄养的那个孩子糟糕得多。两个孩子都只有一岁多,进食、大小便这些基本生存技能都没办法自理,需要人24小时照顾,完全不能离开人。于是,38岁的李汉章不得不放弃了外出打工挣钱的机会,和妻子张继珍一起,当起了全职代理父母。每个娃娃一个月的生活费,仅有不到400元。李汉章说:“如果是为了钱,我们两口子出去打工,一个月至少有三四千块钱。”李汉章的女儿,也力所能及地协助父母带孩子。李汉章说:“每天都是洗不完的衣服,一院子都晾满了尿布。三个孩子都不会说话,随时衣裳裤子都会被排泄物弄脏。不过到了后来我们就有经验了,一看娃娃的表情就知道他是饿了还是想上厕所。”这其中的艰辛不一而足,他们付出的艰辛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3名孤残儿童也在李汉章和其家人的关怀备至下茁壮健康成长,享受到了比正常孩子家庭还温馨的爱。
用心浇灌,点亮孤残儿童康复梦想。李汉章家寄养的是肢体及大脑重度残疾的孤残儿童。孩子们每天见到李汉章夫妻俩,都会本能地伸出小手,叫爸爸妈妈,这让李汉章很是感动。他下决心要让生活在杨家村的孤残儿童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快乐生活。他提出杨家村寄养家庭要以“阳光、自信、独立”为培养目标,从心理、行为等各方面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他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人的潜能真的是很大的,你只要把它完全挖掘出来他都可以做到。”为了让生活在杨家村的孤残儿童得到更好的康复,他积极筹措资金,向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当地政府等多方争取,借助昆明市儿童福利院提供的康复资源以及妇联组织经过协调向有关部门争取的体育锻炼器材,有针对性地为杨家村每一户寄养户的每个孩子定做了康复器材,逐步实现了让“躺着的脑瘫孩子坐起来,坐着的脑瘫孩子站起来,站着的脑瘫孩子走起来,走着的脑瘫孩子能跑起来”的康复目标。二十一年下来,杨家村孤残儿童中肢体健康的孩子做到了能歌善舞,能跳能唱,比很多正常家庭的孩子还要阳光,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但是李汉章带领村民却做到了,不时引来周围乡镇前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十一年如一日,在李汉章的带领下,杨家村全村76户村民从开始的23户寄养户,寄养孤残儿童51人,发展壮大最多的时候有54户169人。为了改善残疾儿童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李汉章付出的太多太多,是他带领杨家村的村民为这些可怜的孤残孩子撑起一片蓝天,让这些孤残儿童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受到妥帖的照料,以及规范的特殊教育。二十一年来,李汉章默默播撒爱的种子,并在杨家村生根发芽,蔓延开来,让孤残儿童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茁壮成长。
杨蕾:助人且自助 点点爱心照耀前行之路
杨蕾,昆明市呈贡区云加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起人,从白血病患者到专业医务社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年来为陷入困境的重疾家庭奔走在一线,努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2011年4月,杨蕾不幸罹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013年5月她希望帮助和自己一样的病友尽快认识疾病、走出阴霾,开始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以志愿者身份开始为初患病的病友家庭进行志愿服务,受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云南省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及患者群体的认可。2015年至2017年6月间杨蕾在国内多家知名基金会的支持下为云南贫困血液病患者通过互联网公募公益平台累计筹款500多万元,服务200多个患者家庭。 
为了把助人事业做得更专业,2017年7月杨蕾做为发起人筹备云加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经过各方努力,2018年11月由共青团呈贡区委做为业务主管单位,云加益在呈贡区民政局正式登记注册。注册过程一年多的时间,杨蕾仍坚持在昆明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专业社工活动,机构筹备期间联动志愿者共计开展活动近100场,服务1000余人次。
机构注册后,经过杨蕾的积极争取,云加益先后与国内多家知名基金会及昆明市7家三甲医院11个科室建立合作关系,以公益项目的方式入驻医院提供专业医务社工服务,通过联合劝募筹集并执行社会爱心善款6000余万元,1000余大病家庭受益,服务超过10000余人次。
在“全民公益“的理念下,杨蕾的事迹感召到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公益中来,现有6所高校团体,近300家爱心企业及商家,30位社会核心志愿者,共计3000余人与云加益一起联动奉献爱心。云加益也因此在省、市、区志愿服务公益项目大赛中多次获奖。
在全国推进“社工+医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杨蕾积极推动机构与云南高校深度合作,云加益现已成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实习基地;昆明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为促进云南省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云南省医务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提高老百姓就医体验,做出积极贡献。
杨蕾所创办的云加益承载了她以“助人”为核心的初心和使命,既助力暂时身处困境的困难群体,又培育青年社工人才。云加益注册发展至今已有7名全职员工,其中社会工作师2人、助理社会工作师4人;伴随着机构的发展,杨蕾也从一位患者自发的助人行为,走上了专业助人的道路。杨蕾说从事医务社会工作是爱与专业的体现,把“助人”当做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用心去影响周围的人,让每个生命都开出一朵花,这就是她的使命。
王玉权:边远山村的健康守护者
王玉权,是石林县大可乡乡村医生,一名普通中共党员。年幼时,因为缺医少药他的哥哥和弟弟皆因高烧救治不及时导致癫痫,哥哥还患有小儿麻痹,弟弟成了聋哑人,于是他立志学医帮助父老乡亲解决疾苦。  1993年7月,从学校毕业,他放弃了一个单位到学校要人的机会和在实习单位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了他缺医少药的家乡。希望是美好的,但是实际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家里没有资金,多方找借,终于从朋友和老师那里借到了2000元钱,而500元还要用于生活开支,只有1500元,怎么办呢!眼看就要做不下去了,忽然听说他们有个初中时候的同学在县医药公司上班,找到她以后,她也同意帮助他,靠着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1500元启动资金和县医药公司赊来的价值7700元药品,他的诊所艰难开业了。开业之初,病人并不多,因为他是新回来的医生,病人不信赖,家里越来越困难,他只好向朋友借了一笔钱,用于生活开支,借钱的朋友对他说“没事你也不容易,今后有什么困难,我们会帮您的”王玉权感动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一心一意的学习医疗技术,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专心致志的把心放到了医疗工作上。遇上家里经济困难的,他还免费给其看病、送药。刚开始他还用个小本子记着,后来干脆就不记了,他说“都是乡里乡亲的,也不好意思向人家讨。很多病人也确实是拿不出,如果有,也不会赊这几十块钱的医药费”。
行医30载,他不是在接诊患者,就是在接诊患者的路上。自从用上手机后,他就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粘贴在了诊所大门上。有时出诊,要徒步一个多小时,但他从来不觉得辛苦。“行医先行于德”,他始终牢记着这句话。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他,非常能体会穷苦人家的不易,每当遇到家庭条件差的病人都会少收一些医药费,有的甚至不收医药费,方圆几十公里,他的收费一直是最低的。诊所条件不是太好,没有多余的人手,大小杂事都需要他们夫妻俩亲力亲为,大多时候夫妻俩都忙得顾不上吃饭,饮食的不规律让夫妻俩都患上不同程度的胃病。记得2003年的除夕,千家万户正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之中,忙碌一年的他也想趁这个时候好好休息一下,精彩的春晚也没看就早早地睡下了。凌晨两点,急促的敲门声把他从睡梦中吵醒。一个大人背着一个十多岁的孩子焦急地站在门口,孩子虚弱地蜷缩在大人的背上,表情痛苦。没等大人说话,他就急忙将孩子接下,抱到病床上进行救治,孩子病情慢慢好转。天已经大亮了,为表达感激之情,孩子的家人一再邀请我到家吃早饭,都被他婉言拒绝了。1995年3月,小烂田村的一位老人到自家楼顶上晒衣服,因为没有围栏,一不小心从楼顶摔下来,头顶破开了约十四公分大的伤口,鲜血不停地往外流,由于伤口太大止血困难,老人失血过多,已出现头晕的症状,送到最近的乡卫生院要走一个半小时的土路。村民们怕出什么意外都不敢冒这个风险开车送老人,焦急的家属找到他。两个小时后老人渐渐地好转起来,压在家属和他胸口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南大村集市与弥勒市西一镇、西二镇接壤,地处两县交界地带。多年来,他的医术和热情的服务不仅得到了本村人的认可,还吸引了大可乡南大村、水尾、结胜三个村委会大部分村民,及弥勒市西一镇大云村委会、西二镇路龙、四道水村委会等地的村民前来寻医问药。
三十年来,他服务人民群众达到15万多人次,帮助的男女老少遍布了附近的村村寨寨。他和千千万万的乡村医生一样,用他们的医德、医术为父老乡亲解决疾苦。他也将继续用行动在流梭的岁月中谱写着坚定的信念和坚守职业的永恒决心,将梦想坚持始终。
“玫瑰党支书”龙兴淮奉献担当携手村民逐梦振兴
龙兴淮,男,汉族,1950年5月16日出生,中共党员,初中学历,助理农技师。龙兴淮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农村务农,1985年3月当选高桥村村长兼会计,连续履职15年。50岁时,他主动向党组织提出申请,从村干部的岗位上退下来,带领乡亲种植食用玫瑰,牵头成立安宁市八街镇食用玫瑰协会,任会长,2008年8月成立安宁八街高桥食用玫瑰专业合作社,任社长,2011年10月起担任安宁市八街镇食用玫瑰协会支部书记。自此,八街食用玫瑰步入产业化发展快车道。
准确定位,科学决策。面对玫瑰种植缺乏技术指导、农户种植管理技术粗放、生产出来的鲜花质量差等问题,龙兴淮认为应该成立专业合作社对会员生产的玫瑰花实行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品种,统一供应农药、统一鲜花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提升产品质量。为此,龙兴淮不顾家人反对拿出多年积蓄,东奔西跑请来专家给种植户讲授食用玫瑰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自费学习玫瑰花初加工技术,自费聘请农科站老师给花农讲授玫瑰花的修剪及病虫害的防治管理,无偿向部分农户提供玫瑰苗达20万株,免费向困难户、老党员无偿提供食用玫瑰花枝条达30余万枝,有效促进了安宁市食用玫瑰产业的发展。曾获县处级以上个人表彰奖励8项,其中省部级2项,地厅级3项,县处级3项;自己领衔负责的村小组、合作社,以及组织参加参展或评比的项目获县处级以上集体奖10项,其中省部级3项,地厅级5项,县处级2项;获各种专利9项。
文化筑基,创新铸魂。龙兴淮坚持把“诚信为魂、回报社会、善待供应商、感恩消费者”作为协会的文化理念,把“企业信誉和顾客利益高于一切”作为协会的服务理念,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推动八街玫瑰花产业品牌创新。围绕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引进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开发出24个玫瑰产品,对加工的产品注册了“颜美春竹”“春玫思羽”两个商标,并加入了中国条码协会。对食用玫瑰糖进行了“无公害”认证;食用玫瑰鲜花瓣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编写了“食用玫瑰系列产品”企业标准。申办了玫瑰糖、玫瑰茶、玫瑰鲜花饼三个生产许可证……如今,合作社的会员总数已经超过200户,带动近2000多户农户种植食用玫瑰10000多亩,加工厂房面积超过3000平米,固定资产近1000万元。到2021年,合作社年收购食用玫瑰鲜花瓣就达520余吨,支付农户产品费720万元。
坚守初心,担当责任。“村看村、户看户、党员不敢闯,群众哪能富”。2011年10月,龙兴淮当选成为安宁市八街镇食用玫瑰协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支部党员已由成立之初的4名,发展为12名。他们,成为了八街玫瑰产业发展冲锋在一线的“将士”。面对市场环境,合作社秉持“诚信”二字,党员带头建立诚信团队有效推动八街食用玫瑰产业的健康发展。疫情来临,面对玫瑰花销量直线下滑,农户收入一落千丈。龙兴淮与党支部成员商量后,对社员滞销的鲜花进行了定价收购,免费按面积给予社员农药,生物粘板,交花口袋。并义务前往种植户家,协调解决问题。在每年敬老节,龙兴淮还组织本村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观看文艺表演,免费聚餐或发放玫瑰产品;支部党员生病,亲自上门看望慰问。不时组织支部党员和合作社成员参与村建工作,更不时参与各类公益捐助。
向下扎根,向上开花。20余载不懈追求,龙兴淮在家乡的土地上,谱写出爱与美的诗歌。
相关新闻

图片头条

文明时评 更多…

专题专栏 更多…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 主办中国文明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17004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广媒)字第211号